找到相关内容65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天台宗的判教

    故不立位次,但三阿僧祗劫不断烦恼.修六度行,更于百劫中广种福德,名为伏惑行因之菩萨。此伏惑行因之菩萨,行满之后,入补处位,生兜率,托胎、出胎,出家、降魔、安坐不动。为中忍位;次一刹那入上忍位;次一刹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4057073.html
  • 论变文是俗讲的书录本

    王陵变》戊卷题记云:“孔目官学仕郎索清子书记耳。后有人读讽者,请莫怪了也。”此落款清楚显示孔目官的书录是为了供人阅读。《降魔变文》甲卷题记有曰:“或见不是处,有人读者,即与政著。”这条题记虽未记录书写...

    俞晓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4957921.html
  • 宋辽金时期建筑概况(组图)

    、主次分明、左右对称的布局仍清晰可见。始建于辽的山西大同华严寺也采用过这类布局,据金大定二年(1162年)《重修薄伽教藏记》记载,华严寺在金天眷三年“仍其旧址而时建九间、五间之殿;又构慈氏、观音降魔之...过这类布局,据金大定二年(1162年)《重修薄伽教藏记》记载,华严寺在金天眷三年“仍其旧址而时建九间、五间之殿;又构慈氏、观音降魔之阁,及会经、钟楼、山门、朵殿”。另据《大同县志》卷五所称,华严寺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1858070.html
  •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、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

    行道位直趋无上菩提。在初夜降魔以前,都还是凡夫的身分。   依这样的见地来看,弥勒菩萨确实是「具凡夫身,未断诸漏」的。但凡夫菩萨的范围很广,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的世第一法都是,层次的差别相当大。若是初发...

    释如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958289.html
  • 李白释家题材作品略论

    是何其相似,葛洪《抱朴子》即说仙人乃“内疾不生,外患不入”,“久视不死”。敦煌文书S.5511《降魔变文》对祇洹精舍的描写是:“千种池亭,万般果药,香芬芬而扑鼻,鸟噪聒而和鸣,树动扬三宝之名,神钟震息...

    李小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5758426.html
  • 《西游记》与佛教文化

    倏然退散。……所历百三十国,凡如来所化之地,泥洹坚固之林,降魔菩提之树,迦路崇高之塔,那揭留影之山,皆申礼敬,获宝象、舍利、贝叶七十五部,耆山方等之教,鹿苑半字之文,马鸣、龙树诸所著述十八,异执之宗五...

    李安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1858445.html
  • 西藏阿里古格壁画艺术

    佛陀一生的历程,如:太子诞生、婚配赛艺、出游四门、决心出家、夜半逾城、削发为僧、受缁衣、苦行、降魔、龙王遮雨、法轮初转、伏象、修习、降伏外道、猕猴献宝、涅槃、荼毗、分舍利、建塔等等。壁画气势恢弘,精美...

    桑吉扎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3759679.html
  • 论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义

    为例,将之与佛教的论点,做一个对比:   (一)政治是管理服务人民,维护社会的安全;   佛教是教化开导众生,建设社会的力量。   (二)政治是降魔战斗,保卫国家;   佛教是护生救苦,拥护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060088.html
  • 天台六即佛义

    胎、诞生、出家、降魔、成道、转法轮、入涅槃。  [13] 九法界身:菩萨身、缘觉身、声闻身、天身、人身、阿修罗身、畜生身、饿鬼身、地狱身。  [14] 荼:为“华严字母”的最后一字。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...

    传 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41460475.html
  • 密宗传承史略

     据西藏佛教史所传,莲华生入藏前的西藏佛教,常受到苯教和恶魔的逼迫侵扰,为了抵制当地带有巫术色彩的苯教,当时留在西藏的印度高僧寂护(又称静命),建议藏王赤松德赞,唯有迎请莲华生大士入藏才能降魔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3960615.html